《樊敬資料長卷》,是《鄆城樊氏先賢冊頁》的一部分,系后人手抄件,由于保留了關于刑部侍郎樊敬生平的直接資料,所以具有重要的文本資料價值?,F(xiàn)藏于鄆城縣檔案館。
《樊敬資料長卷》的內容主要有三個方面。
一是與樊敬相關的制文、敕文等朝廷文書。樊敬是明初重臣,參與過永樂皇帝北征蒙古、南征安南等關系國家命運的重大行動,所以,關于他的這些敕文,便具有與正史互為印證的重要作用。同時,也為我們研究樊敬的生平事跡,提供了不可多得的第一手資料依據(jù)。通過這些資料,可以讓后人撥開迷霧,更加準確清晰地研究樊敬所處的那個時代和樊敬本人的為官過程。
二是關于樊敬致仕退隱的相關內容。其中,包括樊敬要求致仕的申請及相關部門的辦理文書,還有樊敬退休離京時,同僚的贈詩和序言。贈詩者很多,比如吏部尚書胡濙、刑部高官熊概、朝廷重臣魏源等。所寫詩章以七言居多,既有七律,也有七古。另外還有少量五古詩。這些詩章,稱頌樊敬為明朝老臣,從政四十余年,事五帝,政績突出,才德雙優(yōu),勛高望重。也有的詩表達出樊敬歸隱依依惜別之情,或者想象他歸隱后像唐代白居易聚香山諸老詩酒弦歌的生活。還有時任刑部左侍郎的魏源、孔子五十七代孫監(jiān)察御史孔鍔、侍講學士兼修國史臨川王英的序,都寫得非常動情。
三是關于樊敬去世后,朝廷遣使致祭所留資料及樊敬神道碑的碑文。包括皇帝的諭祭文、鴻臚寺的祭文、大學士楊士奇等朝廷六部主要官員的祭文、山東布政使司主要官員的祭文等。還有王英撰寫的神道碑文。這些祭文和碑文,記述了樊敬一生為官經歷,肯定了他為國家作出的重大貢獻,表達了失去老臣老友的悲傷之情,為我們研究樊敬這位先賢,提供了非常直接和翔實的原始資料。
菏澤市檔案館 鄆城縣檔案館 供稿
版權聲明
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,不代表本站立場。
本文系作者授權發(fā)表,未經許可,不得轉載。
本文地址:http://www.campingreserve.com/xianquxinwen/19433.html